山东台儿庄古城的由来,山东台儿庄古城的由来和历史
- 2024-12-22 10:54 来源:招商旅游整理 浏览: 次
本文目录
唐代,台氏在此立村,称为台家庄。位于北门外的准提阁,建于唐代中后期,是台儿庄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建筑。
元代,始筑土圩,城内建有三皇庙、玄帝庙等建筑,逐渐形成集镇,称为“台家庄集”。明末,台家庄共有居民2千户,始有“台儿庄”一称见载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立于台儿庄东南黄林庄的运河防务碑。
2010年5月1日,台儿庄正式开城。5月4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台儿庄古城为复兴楼奠基。2011年5月12日,台湾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参加台儿庄古城开埠仪式。
扩展资料:
2012年8月6日,国家版权局决定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11月22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台儿庄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月7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共同为台儿庄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揭牌。
台儿庄古城,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与波兰首都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台儿庄古城
市驻地枣庄,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枣庄,1961年设市后正式使用该名。
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逐渐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比较有名的村落有:金庄、三合庄、枣庄(因村头的一片枣林而得名)等。民国元年(1912年),《中兴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说明:“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至此,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
1949年10月,今枣庄市仍为峄、滕两县,峄县属台枣专区,滕县属尼山专区。1950年5月,峄、滕两县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峄、滕两县改属济宁专署领导。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改建山东省直辖市。滕县于1979年划归枣庄市。
扩展资料:
枣庄市位于山东南端,南与江苏省的徐州市铜山区、邳县为邻,东和临沂市兰陵县、费县、平邑县接壤,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西濒独山湖。介于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之间,市境西北至东南为一长方形,东西最宽56千米,南北最长96千米,总面积4563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北距首都北京812千米,距济南275千米,东距临沂95千米,西北距兖州116千米,西南距徐州100千米。
枣庄市是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全国健身秧歌城市”,因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而闻名中外。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截至2016年6月,境内A级景区共有47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2家、3A景区18家,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枣庄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抱犊崮、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墨子纪念馆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枣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枣专区
台儿庄名称的来源,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一种观点认为,台儿庄得名源于邰、花两大家族,最初被称作“邰花庄”,后来演变为“台家庄”、“台庄”,体现了其家族渊源。另一种说法则与地理有关,据《明史·河渠志》记载,此地地势高且周边水道纵横,古人筑台避水,故名“台地”。城内至今仍有“凤凰台”、“朱台”、“金台”等古迹,可能是“台庄”名称的衍生。
关于名字的传说,有这样两个版本。第一个故事涉及鲁班的徒弟泰山,他在家乡台儿庄发明了木轴加铁环的石磨,解决了石轴易断的问题,鲁班感叹“有眼不识泰山”。因此,台儿庄曾被称为“泰家庄”,后音转为“台家庄”,最终变为台儿庄。另一个版本讲述的是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时,路过台儿庄,听到喜庆的唢呐声,留下三枚铜钱和喜帖。一个十岁孩童机智应对,乾隆皇帝大为赞赏,这个城镇因此被称为“抬儿庄”,后来逐渐演变为“台儿庄”,寓含了智慧和荣耀的象征。
扩展资料
台儿庄为山东省枣庄市辖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辖5个镇1个街道,351个行政村。台儿庄为山东南大门、江苏北屏障,历来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1938年春,发生在此的台儿庄大战,歼敌万余人,英雄的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 公司:枣庄招商旅游
- 手机:15506328802
- 电话:0632-3272000
- 地址:枣庄银行商城支行3楼
- 鲁ICP备120343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