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旅游
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运河
台儿庄新闻
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图
    2024-12-22 10:54   来源:招商旅游整理  浏览: 次  

本文目录

  1. 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 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简要过程和历史影响
  3. 台儿庄历史是什么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

1937年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

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图

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韩复榘对李宗仁的命令置若罔闻,一错再错。

为此,韩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由孙桐萱代任其职。韩复榘的不战自退,非但使中国军队失去了黄河天险,更将济南、泰安等地拱手让敌,其后果之恶劣,实难形容。他也因此成为在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高级将领。

地理背景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

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19384月15日结束。

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图

地点是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

过程:1938年3月14日,日本矶谷师团发动攻击。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于20日攻占韩庄。

日军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

3月20日,日军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参谋长封裔忠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

24日,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4月7日凌晨1时,中国军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2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激战4天,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

影响:1、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坚持抗战的决心。

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图

2、压制了日军的气焰,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

3、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扩展资料: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

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历史悠久。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清初,台儿庄已相当繁华,居于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繁荣富庶,商贾云集,船舶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

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图

台儿庄起于周朝,今区境属傅阳国。

战国时期至秦朝,北部属兰陵县,西南部属傅阳县。

汉朝至西晋,北部分属兰陵县、丞县,西南部仍属傅阳县。

东晋时,全境属丞县,隋时该书兰陵县。

唐朝至北宋,属丞县。

金至元朝,又属兰陵县,东南部分地区属邳州。

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枣庄台儿庄历史背景图

明清时,属峄县。

明万历三十四年,台儿庄始设巡检司。

清雍正元年,台儿庄设参将署、县丞署等。

1912--1927年沿清制。

1928年后,区境属峄县;

1939年初至1945年8月,台儿庄沦陷,属日伪兖济道峄县;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属民主政权运河县;

1946年7月至1948年底,属峄县。

1949年至1953年8月,属兰陵县;

1953年9月至1955年11月划归峄县;

1962年6月建台儿庄区,下辖台儿庄、泥沟、兰城店、马兰屯、彭楼、邳庄、薛庄、涧头集、侯孟、张山子兰城 10个公社。

1984年4月,区辖的10个公社改为4镇(台儿庄、泥沟、涧头集、张山子)、6乡(兰城店、马兰屯、彭楼、邳庄、薛庄、侯孟、)

1996年辖5镇(台儿庄、泥沟、邳庄、涧头集、张山子)5乡(兰城店、马兰屯、彭楼、薛庄、侯孟、)

2001年,全区总面积538.5平方千米。辖辖1个街道、5个镇,351个行政村。年底全区总人口28.3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0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538.5平方千米。辖辖1个街道、5个镇,211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8.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1万人。辖5镇(马兰屯、泥沟、邳庄、涧头集、张山子)一街(运河)。

2003年,全区总面积538.5平方千米。辖6个镇(办事处),211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28.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8万人。

台儿庄为山东省枣庄市辖区,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辖5个镇1个街道,351个行政村。台儿庄为山东南大门、江苏北屏障,历来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1938年春,发生在此的台儿庄大战,歼敌万余人,英雄的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相关文章
一键拨号:1550632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