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旅游
青岛八大关(国家3A级景区)
    2022-02-24 08:39   来源:招商旅游整理  浏览: 次  

青岛八大关(国家3A级景区)    青岛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岬拱卫左右,湛山、太平山屏列于北部,占地150万平方米。
八大关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八大关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总称“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1简介
2特征
3主要景点
4景区评价
5交通信息

简介

    “八大关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东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其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同时,八大关有众多以各国风格建筑的别墅区,集中了表现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因而也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形成“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并于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征

环境

    八大关,地势起伏,花木葱茏,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有近百幢造型迥异的西式别墅及别致精巧的庭院绿地、花木繁茂的街道,是中外闻名的度假疗养胜地和风景游览区。八大关是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所谓"八大关",外地人一听,以为是八个关;大多数本地人可能也认为是八条带“关”字的马路。但实际上一共有“十关”,分别是:宁武关、紫荆关、韶关、函谷关、嘉峪关、武胜关、居庸关、临淮关、正阳关、山海关。这些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八大关共有公共绿地40多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
    八大关内每一条道路都有一种不同的植物作为代表,有“一关一树、关关不同” 之说,例如韶关路的碧桃,山海关路的法国梧桐,紫荆关路的雪松等等,形成了四季有特色,路路花不同的景观特色。
    人行道树种各异,如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被誉为“花林,成为春季人们踏青的又一好去处。西南角则绿柏夹道,成双的绿柏隔成了一个个“包厢”,为许多情侣们所钟爱,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爱情角”。
    “八大关”的特点,是把公园与庭院结合在一起,十条马路两侧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八大关的树木达400余种,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海棠。从春初到秋末花开不断,被誉为“花街”。

气候

    青岛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三面沧海一面山的独特地理格局,使青岛又具有了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3摄氏度,一年中八月份气温高,平均在25.3摄氏度,但一年中超过30摄氏度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一周,一月份冷,平均气温在-0.9摄氏度,良好的气候使青岛非常适合度假,所以青岛又有“东方瑞士”的美誉。加上青岛独特的海洋温和气候,八大关景区理应享誉世界!

建筑风格

    八大关的另一特点就是它的建筑物。解放前,这里是各国驻青岛领事馆所在地,集中了英、法、美、日、俄等24个国家200多个不同风格的建筑。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我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塌。
    八大关的建筑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麦式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如俄式(黄海路18号)、英式(太平角一路3号)、法式(山海关路1号)、德式(韶关路22号)、美式(山海关路9号)、丹麦式(太平角五路2号)、希腊式(函谷关路30号)、西班牙式(太平角一路1号)、日本式(山海关路5号)等。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八大关”的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名异,西部是线条明快的美国式建筑“东海饭店”;靠近第二海水浴场,是解放后新建的汇泉小礼堂,采用青岛特产的花岗岩建造,色彩雅致,造型庄重美观;再加上一幢幢别具匠心的小别墅,使八大关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外景基地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八大关是众多电影、电视外景拍摄的理想地方。如《家务清官》、《苗苗》、《13号魔窟》等40多部电影和20多部电视剧都在此拍摄,有很多歌星的MTV外景也选在这里,比如叶倩文、林子祥的《选择》、《重逢》就是在八大关拍的外景。

主要景点

花石楼

    花石楼(黄海路18号)是八大关中著名也是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如果按近代欧式建筑传统模式去套它,好像并不十分贴切。此楼建筑面积753.7平方米,院内面积4.5亩。楼的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花石楼据说是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风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花石楼主体共分五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正面造型,别致有序。而既可用于栽花,亦可用作晚间燃火照明的楼门台阶下花岗岩石尊,足见设计者之匠心。 相传解放前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曾在此住过,也有老百姓说蒋介石也在此避过难等等,总之关于花石楼的传说是太多太多。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为黄海路18号。董必武、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下榻。
     值得一提的是,花石楼前立着两块截然不同的标志牌。其中一块花岗岩石碑,是青岛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于1984年7月27日设置的,将花石楼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注明花石楼1903年由德国人所建。另一块不锈钢制作的标志牌,是1997年6月青岛市旅游局设置的,注明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将花石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此牌记载的"花石楼"始建时间是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贵族所建。出现这种不同的说法,究竟谁对谁错,至今仍在进一步考证中。
     花石楼与影视艺术颇为有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的内外景拍摄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花石楼已对外开放。

海水浴场

    花石楼的旁边就是第二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东侧的太平湾内。德占青岛之初,德国总督常骑马到此狩猎,下海游泳,以后辟为海水浴场。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定名为"第二海水浴场",因地处太平湾,又称“太平角海水浴场”。 浴场东面的这个小凉棚,木栏、木柱、瓦顶,似有不合时代之拍的感觉。但就是这个十分普通的小凉棚,却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曾在这里召开。1957年,毛泽东主席来青岛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扩大到各省、市、自治区委书记参加。会前,毛主席来第二海水浴场游泳时,在这个凉棚休息。他见这个凉棚宽敞,摆着藤桌、藤椅,面对大海,环境清静,便决定会议在这座凉棚里举行。开会时,工作人员在四周挂上竹帘,毛主席在会上作了《关于夏季形势的报告》,后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这座凉棚,曾多次维修,基本保持了原样。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海水浴场只有在夏季才对外开放。浴场由宁武关路入口处分为东西两部分,采取封闭式管理,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可自由出入。逢"吉日",该沙滩常汇集上百对新婚夫妇摄像拍照,成为浴场一大景观。该浴场坡缓、沙软、浪小、水净,岸滩面积大,许多国际友人常在此日光浴。浴场西部海滩多鹅卵石,千姿百态,吸引众多游人前来采拾。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青岛时,先后5次来到第二海水浴场游泳。解放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等,都曾在这畅游。

山海关路

1号    来此观光者甚众。这是一座法国乡村别墅式建筑,于1933年建成,建筑面积702.88平方米,二层平顶建筑。走近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异国的乡村气息。它红瓦黄墙,拱型门造型独特,半圆形凉台,巴洛克式立柱,宽大的花园,袭袭花香,营造出一种幽静、舒适的环境,站在园中,接受从海边吹来的习习海风及园中花卉的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5号    山海关路5号大约在1934年前后落成,建筑面积603.84平方米,占地1.688亩。日寇第二次占领青岛时,建造了这座现代风格的日式住宅,它没有丝毫战争的阴霾,反而外型很别致,外墙用绿色的釉面砖镶嵌,每经雨水冲洗,格外碧绿,院内的植物是紫藤,整个院子十分幽静。与花石楼一样,解放后山海关路5号成为了中外宾客的下榻的宾馆。 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谭震林等都曾在这里下榻,对面是第二海水浴场。195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青岛举行。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被安排住在这座小楼里。他酷爱游泳,几乎每天都到对面的浴场游泳,不管风浪多大,都坚持游上一两个小时。
13号    这栋别墅很有特色,是馆内唯一的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于1935年建成,建筑面积895.57平方米,楼的主体连地下三层,砖混结构,挂瓦式的屋顶,红砖墙面,花岗石砌成的墙面,整个建筑庄重大方,1988年内部装修改造。同山海关15号楼连为一体。这曾是民国时期的 山东省政府主席军阀韩复蕖的住所。
    30年代曾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因于蒋介石有矛盾,从南京跑到青岛,曾在韩复蕖的这栋别墅里。当时,汪精卫声称:“于大海为友,不问政治。”但蒋介石派人再三相邀下,有重回南京。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再次来到这里,旧地重游,从此,他担任了伪“南京政府”主席,成了大汉奸。解放后江青也曾在此别墅住过。

元帅楼

    与青岛钓鱼台一街之隔的就是元帅楼,元帅楼也是一幢日式建筑,但与青岛钓鱼台不同的却是红瓦黄墙的"青岛风格",由于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五位曾在这里下榻过,故得名元帅楼。元帅楼建筑面积929.53平方米,二层平项式建筑,砖混结构。楼院中有个花园,面积1.93亩,虽不大,却有假山、小湖、弯桥、竹影婆娑,绿树成荫,特别幽静。楼内设有3个套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间日式套间的墙壁上有一块樱花木,据日本人考证,至少有上千年的树龄。不少人开玩笑说,客人在这个房间住上一晚,就会延年益寿。该楼惊人之处不仅在此,更重要是其接待历史极度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十大元帅中有6位曾先后在楼里下榻。早在1949年,青岛刚刚解放,徐向前元帅因身体不好被安排来青疗养,在该楼住了一个多月。从1951年到1956年间,罗荣桓、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4位元帅先后进住。元帅楼也因此越来越响。1979年,时值晚年的叶剑英元帅视察青岛时,也在该楼度过了值得纪念的时光。至此,大多数元帅都住过,元帅楼也就名正言顺,无人不晓。60年代,毛泽东主席的前夫人贺子珍,曾连续多年在夏天来青岛疗养,根据各方考虑,也在元帅楼中。"文革"开始,江青一跃成为中央领导人,她曾于一年夏天与贺子珍同期来到青岛,也住在元帅楼,两人下榻仅百米之遥,但从不往来。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兄弟省、市的领导人也频繁来青岛,她们也大多住进这座具有光荣业迹的小楼。1988年,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应当时在宾馆下榻的中央领导人之邀,从上海赶来,住在这座元帅楼中,为元帅楼增加了新的光彩和辉煌。

公主楼

    坐落于居庸关路16号的公主楼,精巧可爱,就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常有的模样,也许正是丹麦建筑风格才造就了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公主楼建造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占地近千平方米,建筑面积721.98平方米。 本世纪20年代,丹麦王国曾在青岛设立领事馆。1929年,丹麦王子乘豪华客轮“飞欧尼亚”号到青岛,遍游青岛市区。他经过八大关一带时,见到此处风景宜人,濒临大海,宜于度假休养,遂令凡麦驻青领事赵亨先生在此购地建造了这座丹麦风格的建筑。原准备请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消夏,但事实上,丹麦公主并未来过,然而"公主楼"的名字却从此流传出去。该建筑为北欧滨海风格庭院建筑。主楼为砖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花岗岩砌基,屋脊双面陡坡呈尖耸状,开有可远眺海滨的气窗,墨绿色粉刷墙面上的楼层窗外,由白绿色马赛克嵌饰框边,使建筑造型简捷、流畅、精巧、活泼。室内有壁橱、质地考究的木扶梯、地板及墙裙,房间小巧明亮,起居设施完备。室外西南有宽阔的草坪,衬托主建筑高雅、醒目、别具一格。此建筑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公主楼邻居的一幢典型美式民居建筑,落落大方。宽大的落地窗简洁明快,大理石雕花盆立在阶下石座上,门前为厅廊,一花坛设于庭院中部,因充当过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在美国的"家"而被称作“宋氏花园”

景区评价

    2005年10月23日,中国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众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其中,青岛八大关被评为中国美五大城区之一。

交通信息

    青岛八大关自由行公交指南 :乘26,31路,202,206,223,228,231,304,311,312,316,317,321,370,501,604,605路公交车在武胜关路站下车,乘214,219路公交车在“正阳关路”站下车。

游客评价

1.八大关的秋叶还是很有名的,路边的建筑风格各异,掩映在树林间,阳光透过林间,和秋叶一并洒落下来,除此之外,另一边就是长长的海岸线,赏海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2.八大关是一定要去的景点,但有一点烦人的是景区不是步行区域,如果赶上高峰期,车辆会非常多,严重影响游览。
3.八大关是青岛非常著名的景区,民国时期诸多老房子保留下来,红顶砖墙掩映在茂盛的树荫中,每一处建筑都有很多故事。从八大关直通海滨。

推荐景点:济南九如山瀑布群】、【济南灵岩寺】;
推荐阅读台儿庄古城旅游攻略台儿庄古城自驾游攻略台儿庄古城门票台儿庄古城住宿、等旅游资讯;  青岛到美丽的台儿庄自驾游、自助游,寻梦台儿庄,尽在台儿庄古城网!!!
 

相关文章
一键拨号:15506328802